范周
◆ 《瞭望》专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十三五”期间,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渐渐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
◆广大的农村文化消费是短板,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点所在,要发挥乡村贤达人士、有识之士的能量
◆文化供给要提质,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供给、清理僵尸供给、盘活呆滞供给
◆中国的文化建设不该局限于文化界自身,而应将各领域、各层面结合起来
◆首次写入报告的“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融合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将对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及电子竞技带来新的发展思路
把脉文化产业走势很重要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列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强调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指出“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这被认为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又一个具体实施的新部署。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说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全面阐述了在这个伟大进程中文化艺术和文化艺术工作的地位作用与重大使命,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文化艺术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
两年后,他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再一次深刻论述了坚持中国文化自信等重大问题,指出了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宏大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文化需要肩负起自身应有的大担当,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需要看到过去一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还要清醒看到依旧存在的一些问题,以进一步把脉未来发展趋势。
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以人民为中心补齐公共文化建设短板
《瞭望》:文化其实是最贴近百姓的,也是迈向全面小康目标的一大需求。您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做出的最大努力是什么?
范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缺,这当然包括文化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为核心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恰恰是对文化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正是在这一根本性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的文化发展与建设已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做出了各种努力。而在“十三五”期间,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将渐渐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
文化建设讲求的“三贴近”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贴近群众,这就要求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与百姓若即若离。无论是公共文化建设,还是文化产业发展,都需将这一点贯彻始终。而在服务最广大、最基层的百姓文化需求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义不容辞。在过去一年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全面推进,是一个最大的亮点。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日渐完善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逐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这恰恰是文化贴近百姓所必须做到的,也正在逐渐做到的。
第一是发展环境要进一步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基础性、全局性、基本性法律;
促进公共文化与“科技创新”、“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政策出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内容的指导性政策在全国遍地开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且不断规范;
文化志愿服务政策出台,让公共文化参与主体更为多元、更有存在感。
第二是资金预算要有效投入,利用率要高,“好钢用在刀刃上”。2016年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相关资金208.62亿元,用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第三是基层文化服务要日趋完善,文化惠民既有态度也有力度。公共文化服务最长的“攻坚战”在基层。一年以来,中宣部等部门实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以文化扶贫助推文化小康,目前已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约5000个。
综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历史过程,2016年当之不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里程碑突破意义的一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是公共文化立法以及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它为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可以说是弥补了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空白,也为全面小康之文化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瞭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您对此怎么理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范周: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面对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主要是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的再度强化和深化。
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继续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创新,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当然,均等化不是平均化,我国地域辽阔,差异之大可想而知,各地要充分结合各自实际,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探索在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均等化发展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7年是该法律的实施元年。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到更重要的工作位置之上,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此,需要注意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有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是时间表、路线图,这有利于让公共文化服务深入人心,也会让各级政府有一个明晰的“施工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化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实施细则的意义,在于各级政府时刻不忘对公共文化权益的保障,让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有一种获得感,让文化成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二是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我国长期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仍散布着6亿多农民,如何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消费的热情、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无疑是一大短板。忧患与机遇并存,广大的农村文化消费是短板,更是潜力,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补齐短板、努力挖掘资源、全力把握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文化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将乡村贤达人士、有识之士积聚起来,发挥他们的能量,是培养乡村文化建设主力军、生力军的重要议题。
三是把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有机结合。目前,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效益发挥较差的问题,“没人用、不好用”的情况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不大协调,让一些本是居民尽情享受文化成果的场所变了味。面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面对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巨变,面对社区居民社区存在感、凝聚感的不断消散,如何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对社区文化的有效凝聚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理顺机制,主动探索,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激活社区细胞,让“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为民”的大原则落地,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找到依托,不再高高在上。
“互联网+”创造文化融合发展新机会
《瞭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互联网和新媒体对文化的影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互联网+”。应当说,互联网对文化传播、文化观乃至价值观的塑造有重大影响,受众的文化消费行为也不断变化。那么,文化产业领域应如何面对和运用好“互联网+”?
范周:必须看到,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互通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等极大地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态,只有顺势而为,不断突破,才能实现新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再次跨越发展。
融合是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已让不少濒临消亡的事物重获新生,可以说,融合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原本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传统文化产业或传统产业,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形成新的联结,跨界融合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拓展出许多新兴业态。而这种跨界,恰恰让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等一些中华历史文化瑰宝,找到了新的传承发展思路,有了复兴的大好机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渗透,将会对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康养产业及电子竞技等发展起重要作用。
互联网带给文化从业者的启发太多,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思维,而技术和观念总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看到,2016年文化产业领域科技投入和技术运用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最近势头正盛的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多,无论是传统文化产业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的优化升级,还是互联网技术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与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与空间正在不断拓展,这些领域也因文化的介入而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者呈现出相互借力、共生共荣的局面。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用户至上等特点,也应当成为我们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原则。就是说,中国的文化建设不该局限于文化界自身,而应将各领域、各层面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社会自省自觉的共同行动。只有领会互联网精神实质,把握互联网之灵魂,未来的文化产业才能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互联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除对文化产业发展本身产生的巨变性影响外,互联网对文化消费者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尤其是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的文化消费行为、文化消费内容偏好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定制化内容、个性化消费、边界化获得渠道等等,均是对文化产业领域提出的全新课题,都需要文化产业各个单体行业结合各自实际、着眼互联网群体消费特征来进行突破。今日头条模式就可视为互联网发展之势下,顺应消费者需求偏好进行个性化定制的一个典型。
首次写入报告的“数字经济”
对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瞭望》:正像您所讲的,“互联网+”的价值很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时,接了一句并列的话“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而且“数字经济”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怎么理解“数字经济”,它与文化产业是怎样的关系?
范周:通俗来说,“数字经济”就是一切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在互联网发展、跨界融合与科技创新成为时代趋势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和推动产业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不断突破的强劲之力。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傲人成绩。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发布的最新报告,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当年价,折合约3.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约2.3万亿美元)、英国(约1.4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体。中国数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从1996年到2016年,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最初不足10%到了如今超过30%。
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是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高性能、高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它们已走出国门,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领先企业,比如华为、联想、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数字经济”范畴很大,文化产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的诸多门类,都是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是7.10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手机网民达到了6.56亿人。各类互联网服务应用均保持了高速增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也不断催生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新�...